青山一道同风雨_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两乡翻译

       青山一道同风雨的今日更新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它涉及到许多方面。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青山一道同风雨的最新动态,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

1.是青山一道同风雨还是青山一道同云雨?

2.“青山一道共云雨,明月未曾是两乡”是什么意思?

3.“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是怎样将诗人的感情表达得含蓄动人的?

4.青山一道同云雨(青山一道同风雨是谁写的)

青山一道同风雨_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两乡翻译

是青山一道同风雨还是青山一道同云雨?

       青山一道同云雨。

       出自:《送柴侍御》唐朝王昌龄,原诗如下: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白话文: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白话文: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扩展资料

       鉴赏:

       作者是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而这种情谊不也就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吗!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所以这三四两句,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青山一道共云雨,明月未曾是两乡”是什么意思?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物因情变”,两地竟成了“一乡”。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它固然不同于“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那种面临山川阻隔的远离之愁;但也不象“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何人不识君”那么豪爽、洒脱。它是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不也就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吗!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是怎样将诗人的感情表达得含蓄动人的?

       “青山一道共云雨,明月未曾是两乡”的意思是: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原文:唐·王昌龄《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想象来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也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读者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离伤”强压心底,不让自己的“离伤”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用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更能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更加耐人寻味。

       翻译: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

       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

青山一道同云雨(青山一道同风雨是谁写的)

       这句诗出自王昌龄的《送柴侍御》,大意是:两地的青山同时承接云雨的润泽,同样沐浴明月的光辉。

       一般的离别诗,都是以不同的形象着意表现一个“远”字,着意摹绘别时之难、别后之思,而王昌龄的这首《送柴侍御》却别开蹊径,用丰富的想象去描绘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却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且这种情谊不也就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吗!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呢。

       大概就是这些了吧,希望能帮到你。呵呵。

       编辑于 2011-01-12

       宣城 小学语文上册六年级辅导,6000万家长的选择,精英老师在线1对1

       掌门1对1小学语文上册六年级辅导,五层筛选全国优秀教师,紧扣各地教材,中小学全科在线辅导,1对1制定个性化教程,免费测评课,准确判断您孩子的学习水平

       m.zhangmen.com广告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43江雪赏析

       江雪古诗赏析?立即下载拼多多APP,迅速了解江雪古诗赏析你想知道的,这里全都有!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拼多多

       lp.pinduoduo.com广告

       更多专家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是怎样将诗人的感情表达得含蓄动人的?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高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高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garlic 咨询一个高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188****8493 咨询一个高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高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高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AKA 咨询一个高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2条评论

       狠心abc赞

       你好,这句诗出自王昌龄的《送柴侍御》,大意是:两地的青山同时承接云雨的润泽,同样沐浴明月的光辉。

       一般的离别诗,都是以不同的形象着意表现一个“远”字,着意摹绘别时之难、别后之思,而王昌龄的这首《送柴侍御》却别开蹊径,用丰富的想象去描绘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却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且这种情谊不也就是别后相思的种

       查看全部2条评论

       评论详情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古诗有声朗读_喜马拉雅手机APP免费下载

       古诗有声朗读免费听,名家汇集,无弹窗无广告,自动连播,闭着眼睛也能听世界!

       广告2021-07-24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是怎样将诗人的感情表达得含蓄动人的?

       11赞·1播放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全诗是什么?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代。 原文: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译文: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运用灵巧的笔法,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也承接了一二句,表达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17赞·4,249浏览2020-07-16

       理解一下"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一般的离别诗,都是以不同的形象着意表现一个“远”字,着意摹绘别时之难、别后之思,而王昌龄的这首《送柴侍御》却别开蹊径,用丰富的想象去描绘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却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且这种情谊不也就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吗!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呢。

       2赞·241浏览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是怎样将诗人... — 找答案,就来「问一问」

       546位专家解答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是什么意思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诗人,单就他的绝句而论,写送别、留别的就不少,而且还都写得情文并茂,各具特色。 “离愁渐远渐无穷”,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远”,就意味着空间距离之大,相见之难。所以不少送别一类的诗词就往往在这个“远”字上做文章。比如:“荆南渭北难相见,莫惜衫襟着酒痕。”“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它们都是以不同的形象着意表现一个“远”字,而那别时之难,别后之思,便尽在不言之中了。然而,王昌龄的这首《送柴侍御》倒是别开蹊径的。 从诗的内容来看,这首诗大约是诗人贬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时的作品。这位柴侍御可能是从龙标前往武冈(今湖南省武冈县),诗是王昌龄为他送行而写的。起句“流水通波接武冈”(一作“沅水通流接武冈”),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所以第二句便说“送君不觉有离伤”。“谁渭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于是诗人再用两句申述其意,“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物因情变”,两地竟成了“一乡”。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它固然不同于“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那种面临山川阻隔的远离之愁;但也不象“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何人不识君”那么豪爽、洒脱。它是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不也就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吗!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王昌龄《李仓曹宅夜饮》)。所以这三四两句,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说到这里,我们便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它强压心底,不让它去触发、去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不得不用那些离而不远、别而未分、既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不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么?是的。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它既不会被柴侍御、也不会被读者误认为诗人寡情,恰恰相反,人们于此感到的倒是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这便是生活的辩证法,艺术的辩证法。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不是更生动、更耐人寻味吗?

       171赞·21,306浏览2017-10-11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什么意思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这句话出自唐朝王昌龄的《送柴侍御》,这首诗是诗人被贬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时的作品。这位柴侍御将要从龙标前往武冈,诗人写下这首诗为他送行。 《送柴侍御》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白话翻译: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 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乐观开朗的诗词来减轻柴侍御的离愁。而实际上自己却是十分伤感。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更能表达出诗人浓浓的离愁。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运用灵巧的笔法,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也承接了一二句,表达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近段时间,这句诗很火。原因是,它在中国的唐诗里停泊了一千多年,已接近没人知道的地步,但日本人却把它贴在支援武汉的物资上,让人们看到了日本人对中国古文化的理解和应用甚至超过了是中国人自己,引发了不少感叹,甚至,让很多网友感到“深感痛心”。与之相伴的还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等等。

先来介绍一下诗作者王昌龄。

        很废话地说他的唐朝人,也很废话地说他的诗写得太好了,随便拎出来几首大家都会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但是,要问这“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还真有些不知道。

        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诗题为《送柴侍御》,是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意思是: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日本人把后二句贴在支援武汉的物资上,给用“活”了,用得真好、真妙、真有文化。网友们针对这句诗展开的话题无非两层意思:1.中国人怎么就不会用呢?2.其他国家为什么就不会用呢?比如韩国等,也是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

        我们先把“比如韩国”这个问题的尾巴解决了。可以肯定的是,不是不会用,而是用法不同。韩国人的用法是拿来主义,而且一定要拿成自己的 ,即使拿不成自己的也死不认账。比如:“孔子是韩国的”、“端午节是韩国的”等等,还拿这些东西去申遗,虽然失败了,但仍然不甘心。在这方面,中国人应该都有领教。

        中华文化的输出,历史久远,地域宽阔。活着的是文化,死了的是文物。在学界有这们一句话:汉唐文化看日本,明清文化看韩国,民国文化看台湾。 学者们为此很担忧,说是中国文化的在中国大陆的断层令人心痛。对此,我们说,中国的文化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中国的文化,到日本也是中国的文化,到韩国还是中国的文化,而台湾更是祖国不可侵害的一部分,所以,没有必要对此过多忧虑,但断层确实是不应该的。

绕道说说鲁迅。

        《鲁迅论语文改革》一书原文开篇便是这八个字: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对此,鲁迅解释说:“因为汉字的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的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中国的人民,绝不会聪明起来,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压榨,理解整个民族的危机。”后来,又不止一次地提及汉字的弊病。

        ——比如,在《汉字和拉丁化》中写道:“不错,汉字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但我们的祖先,比汉字还要古,所以我们更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为汉字而牺牲我们,还是为我们而牺牲汉字呢?这是只要还没有丧心病狂的人,都能够马上回答的。”

        ——比如,在《关于新文字》中写道:“方块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

        鲁迅说这写些的时候,有一个历史背景——新文化运动 。为了能使“运动”彻底,无论如何,在今天看来都有些极端、过头了,但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中某些群体的“个性”,说他们是崇洋媚外仿佛还不到位,这就像当下我们让孩子的国语没学好,就拼命地学习英语;放着本国那么多传统的节日不过,就拼命地洋节一样,像圣诞节、情人节什么的。

        可以肯定的是,学习英语,不是对所有中国人都能用上的,而过洋节也没见得把一些人过得有文化、有品位,但这个风气总是刹不住的。说白了,就是在我们这个民族中一些群体,打生下来那天起,就是反对和抛弃中国文化的。

        我们不能说这些人是文化汉奸, 但通过他们很多事就好理解了,比方说,这次疫情,我们的宣传口号只能和除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一样,停留在“武汉加油”和“中国必胜”这个层面上来。道理很简单,平时不爱、不会,关键时候就更不会了,用不上也就自然而然。

        这样一来,我们就把这两个问题“1.中国人怎么就不会用呢?2.其他国家为什么就不会用呢?”全都解决了。接下来说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即:为什么日本人能用“活”唐诗呢?

        我们不想去讲自唐代鉴真东渡日本以来,日本对于中国的学习就没有停止过,只想说在中国与日本最早交往过程中的几个细节。都说细节决定着成败,但有时候细节决定着的不仅仅是成败,还有态度,而细节和态度在一起更能决定成败。

第一个细节。

        裴世清,隋朝大臣,曾率领隋朝第一个政府级访日友好使团,为发展中日友好关系做出贡献。

        《隋书·东夷传》记下了当年的盛况:倭王遣小德河辈台,从数百人设仪仗,鸣鼓角来迎。后十日,又遣天礼哥多毗,从200余骑效劳。608年8月12日,裴世清晋见倭王,献上方物及国书。其时,圣德太子和诸王、诸大臣,都头戴金髻华,身着锦紫绣织及五色绫罗参加会见仪式,足见日方的重视程度。

        倭王谦虚地对裴世清说:“我听说大隋在我国之西,乃礼义文明之邦;我则区区岛国,偏居海隅,不识礼仪,孤陋寡闻,以至久不相见。今贵客远来,特意清扫道路,装饰馆会,以待大使,希望听到来自泱泱大国的文明教化。”裴世清则以大国口吻回答说:“皇帝德并二仪,泽流四海,以王慕化,故遣行人来此宣谕。”

        这是我们的史籍记载的隋朝大臣裴世清访日的盛况,日本人不但是重视而且是非常重视,还很谦虚,非常谦虚。这里面还有一个关于箸(筷子)的细节,即日本宫中设宴招待裴世清等人时,席间采用中国餐桌礼节,以两双筷子和汤匙作为正式餐具,摆放在餐盘内。日本学者山内昶先生指出,这是日本最早使用筷子的正式记录。

        今天的人们应该看到,当时日本人不仅仅是在做“筷子外交”,更重要的是源自中国的箸文化,经过长期发展,现已成为日本文化的典型代表。

第二个细节。

        裴世清访问日本前,日本派了一个叫“小野妹子”(是个男性)外交官来到中国,607年到了洛阳,称隋炀帝为“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并说他带一批佛僧前来学佛法。然后,向隋炀帝递呈其君主的一封信,信的开头是“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在古代东亚地区朝贡体系中,只有中国的皇帝才能称为“天子”,日方书信把本国最高统治者称为“天子”,令隋炀帝大为不快,便吩咐“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不过,此时中国正进行征讨高句丽的战争,也不希望增加树敌,尽管“失礼”, 隋炀帝最终还是接见了小野妹子,促成了裴世清访日。后来,日本人为保持中日友好,吸取了这次教训,把给隋朝文书的抬头改成了“东天皇敬白西皇帝”, 使得两国的官方交流出现了在短暂的隋朝就出现了一个高潮。

        这件事,今天很多人都把它当一个笑话讲,但不应该忽略其中细节,即:当时的日本为了能向中国学习,可以在不失体面中将自己变得很低调,并不和中国去争文字表述的高与低,把学知识、学礼仪、学文化看得非常非常重要。如果箸文化被发展下去,是学习的延续和成果,那么,对于称谓的改变,则反映出了日本人的学习精神和态度。

第三个细节。

        这一细节与日本国名、与中国女皇武则天有关。

        日本,意为“日出之国”。最早称“和”或“倭”(均读作yamato,中文译作邪马台),“日本”这一称呼大约使用于7世纪后期。其来历在日本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中国的《新唐书》则记载道:“咸亨元年(670年),遣使贺平高丽。后稍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为名。”意思是: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倭国派使者祝贺唐朝平定高句丽,因为懂点汉语,所以讨厌“倭”这一名称,故改国号为日本,使者自称这是因为地理位置靠近日出之处而命名的。

        这一点与朝鲜《三国史记》文武王十年(670年)十二月条的记录是吻合:“倭国更号日本,自言近日所出以为名。” 2004年,西安出土了一块墓志铭——祢军墓志,现保存于西安博物院,因墓志上出现最早“日本”国名(公元678年)而具有非凡意义,离史料中记载670年倭国改国名为“日本”的说法相距仅8年。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国名没有很早的来源

        唐朝人张守节则记载日本这个国名是武则天给赐的:“倭国,武皇后改曰日本,国在百济南,隔海依岛而居。”祢军墓志的出土,并不能抹掉武则天赐国名给日本的说法存在。

        今天,在日本国名到底来自日本使者还是武则天争论里,应该看到这样一个细节,即:日本人在向中国人学习的同时,并非全盘照搬,有了更好的,会被他们代替不好的。很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意味。

最后说说为什么能保留下来?

        有了这三个细节,日本人向中国人的学习就不可能不成功,事实也是据确切的文字记载,中日官方友好交往起于中国汉代,盛于隋唐,此后虽然有所淡化但绵延不绝。一如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所言,通过这种交往,日本“恰如婴儿追求母乳般地贪婪地吸收了朝鲜和中国的先进文明,于是从野蛮阶段,不久即进入了文明阶段。”但是,为什么会被保留下来呢?

        在这里,我们只讲一个地域的问题:日本是一个岛国,古代因为海洋的阻隔很难有与外界的交流,所以,学到了带回去,就容易被保存或者保留下来。这一点,与韩国是不同的,古代,从韩国来中国至少是不需要船的,比较容易,吃不了多少苦,所以,学到的也就不怎么珍视与珍惜了。地理决定了人们对待文化的态度。

        最后,我们来一首表达中日友好的诗《送日本使》,是唐玄宗李隆基写的:

        日下非殊俗,天中嘉会朝。

        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

        涨海宽秋月,归帆驶夕飙。

        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昭。

       好了,今天关于“青山一道同风雨”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青山一道同风雨”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