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臂三公什么意思_折臂三公出处
感谢大家在这个折臂三公什么意思问题集合中的积极参与。我将用专业的态度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具体的例子和实践经验,以帮助大家理解和应用相关概念。
1.匕公穷物三臂厚三载德折见组成什么成语
2.形容手臂的成语
3.有什么第三个字是三的成语吗
4.选自《晋书》的羊祜传全篇翻译
5.成语公说?
6.三折肱的成语三折肱的成语是什么
匕公穷物三臂厚三载德折见组成什么成语
厚德载物,图穷匕见,折臂三公
厚德载物
hòu dé zài wù
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图穷匕见
tú qióng bǐ xiàn
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不意先生乃蓄别抱,~,爰有斯言。(叶圣陶《一个青年》)
折臂三公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出处唐·刘禹锡《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上车著作应来问,折臂三公定送方。”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形容手臂的成语
折臂三公
一饭三遗矢
三角恋爱
三寸金莲
拼命三郎
二意三心 形容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或意志不坚定
二桃三士 士:武士。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人弃桃自杀。比喻借刀杀人
二三其节 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二三其操 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二帝三王 二帝:唐尧、虞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指古代帝王
二次三番 蕃:遍数。不止一次,反复的
重三叠四 〖解释〗形容多次重复。
语四言三 〖解释〗指信口乱说闲话。
壹倡三叹 〖解释〗指一人歌唱,三人应和。
一饭三吐哺 〖解释〗指一顿饭之间,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比喻求贤殷切。
一而二,二而三 〖解释〗由一至二,由二至三。指由此及彼联想开去。
蹄闲三寻 〖解释〗指马奔走时,前后蹄间一跃而过三寻。形容马奔跑得快。同“蹄间三寻”。
事无三不成 〖解释〗谓办事非经多次努力不会轻易成功。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解释〗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变化,盛衰无常。
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解释〗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三拳两脚 〖解释〗形容不多几下拳打脚踢。
三薰三沐 〖解释〗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三沐三薰 〖解释〗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亦作“三沐三熏”。
三句话不离本行 〖解释〗行:行当,职业。指人的言语离不开他所从事的职业范围。
三句不离本行 〖解释〗本行:个人从事的行业。形容一说话总要讲到自己从事的行业。
三夫成市虎 〖解释〗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同“三人成虎”。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解释〗形容人长相丑陋,也指人遭疾病或其折磨后不成人样子。
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解释〗骂人的话。骂人长相难看。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解释〗詈词。骂人长相难看。
三分鼎立 〖解释〗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三叠阳关 〖解释〗即《阳关三叠》。琴曲。琴谱以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别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三次,故称“三叠”。后泛指送
二心三意 〖解释〗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意念不专,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 〖释义〗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变化,盛衰无常。
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解释〗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解释〗比喻遭过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 出处解释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示例故事
白璧三献 〖解释〗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八难三灾 〖解释〗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朱弦三叹 《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后因以“朱弦三叹”指称音乐的美妙。
昼日三接 一日之间三次接见。形容深受宠爱礼遇。
重三迭四 见“重三迭四”。
至再至三 指一而再,再而三。
遮三瞒四 谓说话、做事多方掩饰,不爽快。
攒三集五 见“攒三聚五”。
再衰三涸 见“再衰三竭”。
余声三日 语出《列子·汤问》:“(韩娥)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后因以“余声三日”形容乐声余韵无穷,不绝于耳。
有三有俩 谓有富馀钱财。
一献三售 见“一献三酬”。
一献三酬 《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献以爵而酬以觚,一献而三酬。”后因以“一献三酬”谓人臣过蒙宠幸。亦作“一献三售”。
一岁三迁 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一时三刻 同“一时半刻”。
一日三月 《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后以“一日三月”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省 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一日三岁 《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后以“一日三岁”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覆 同“一日三复”。
一日三复 谓在一天之内多次反复玩味。
一举三反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以“一举三反”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
一倡三叹 《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谓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阳关三迭 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后也比喻离别。
杨穿三叶 《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原谓射技高超。后亦喻兄弟三人相继科举及第。
言三语四 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咸五登三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此文,颜师古注:“咸,皆也,言汉德与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后因以“咸五登三”谓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五申三令 三令五申。谓再三告诫。
五典三坟 犹言三坟五典。泛指古代典籍。
亡秦三户 《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后因以“亡秦三户”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
推三阻四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推三推四 同“推三阻四”。
挑三嫌四 见“挑三拣四”。
条三窝四 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挑三检四 见“挑三拣四”。
挑三豁四 谓挑拨是非。
挑三拨四 见“挑三豁四”。
蹄闲三寻 见“蹄间三寻”。
蹄间三寻 指马奔走时,前后蹄间一跃而过三寻。形容马奔跑得快。
汤去三面 《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后因以“汤去三面”泛言普施仁德。
诗家三昧 作诗的诀窍。
事不过三 谓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
三贞五烈 见“三贞九烈”。
三折肱为良医 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三灾六难 见“三灾八难”。
三怨成府 言与三人结怨则仇恨集身,难以免祸。
三盈三虚 盈:满。虚:空。指孔子的满门弟子,被少正卯讲学所吸引,多次离开孔子之门。形容讲学效果好,影响大。
三阳交泰 见“三阳开泰”。
三言两句 见“三言两语”。
三言讹虎 犹三人成虎。
三熏三沐 ①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三心两意 见“三心二意”。
三写易字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后以“三写易字”谓古书传写易致差错。
三写成乌 同“三写易字”。
三徙成国 见“三徙成都”。
三徙成都 相传舜三度迁移,百姓慕德而从,所至处自成都邑。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
三窝两块 ①谓有多房妻妾。②指众多的子女。
三瓦两巷 见“三瓦两舍”。
三吐三握 《史记·鲁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后以“三吐三握”为求贤殷切之典。
三头六证 众多的人证。
三头六面 谓当着众人或有关各方之面。
三头两日 三二天。形容时间相隔很近。
三头八臂 见“三头六臂”。
三汤五割 见“三汤两割”。
三汤两割 ①泛指烹饪之事。②指各种肴馔。
三台八座 泛指高官重臣。
三思而行 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三首六臂 同“三头六臂”。
三兽渡河 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
三尸五鬼 比喻奸佞之臣。
三省吾身 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一说一日反省三次。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亦作“吾日三省”。
三山五岳 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三三四四 犹言三三两两。
三日新妇 旧时过门三日之新妇,举止不得自专。因以喻行动备受拘束者。
三拳二脚 形容不多几下拳打脚踢。
三求四告 再三求告。
三清四白 谓非常清白。
三亲四眷 见“三亲六眷”。
三亲六眷 三亲:父母、兄弟、夫妇;眷:家属、亲戚。泛指众亲戚。
三亲六故 亲戚故旧的总称。
三迁之教 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三期贤佞 汉王尊任京兆尹,凡三岁,除恶安良,治绩显着,后为御史大夫所诬,免官。湖县三老上书为之辩白:“一尊之身,三期之间,乍贤乍佞,岂不甚哉!”见《汉书·王尊传》。后以“三期贤佞”为不辨是非黑白的典实。
三婆两嫂 犹言三妻四妾。
三年五载 三、五:表示大概数量;载:年。指多年。
三臡八菹 泛指精美的肴馔。亦借喻精美的诗文。
三沐三熏 亦作“三沐三熏”。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
三毛七孔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唐张守节正义:“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因以“三毛七孔”指心思,心机。
三老四少 ①老少众人。②方言。称参加青帮的人。犹言老少爷们或兄弟爷们。
三街六市 同“三街两市”。
三节两寿 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修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三街两市 泛称各街市。
三脚两步 ①形容走得快。②谓走不多远。
三江五湖 ①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②江河湖泊的泛称。
三江七泽 泛指江河湖泽。
三谏之义 《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后以“三谏之义”指事君之正道。
三家村 指偏僻的小乡村。
三饥两饱 犹言饥一顿,饱一顿。形容生活艰难。
三荤五厌 泛指荤腥食物。
三魂出窍 形容害怕得不知所措。
三回五次 多次。
三回九转 ①形容曲折回荡。②犹三番五次。
三环五扣 形容捆绑结实。
三槐九棘 《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郑玄注:“树棘以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槐之言怀也,怀来人于此,欲与之谋。”后以“三槐九
三好两歉 同“三好两歹”。
三好两歹 谓时好时病。形容体弱。
三好二怯 同“三好两歹”。
三跪九叩 叩:磕头。最敬重的礼节。
三顾草庐 见“草庐三顾”。
三宫六院 泛指帝王妃嫔。
三告投杼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后以“三告投杼”比喻流
三夫之言 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语本《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三夫之对 见“三夫之言”。
三复白圭 《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后因以“三复白圭”谓慎于言行。
三风十愆 三种恶劣风气,所滋生的十种罪愆。指巫风二:舞、歌;*风四:货、色、游、畋;乱风四: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合而为十愆。
三翻四覆 翻:转。反复无常。
三反四覆 反复无常。
三番两次 屡次,多次。
三冬二夏 犹言三两年。
三等九格 犹三六九等。
三等九般 同“三等九格”。
三朝五日 三、五天。
三长四短 ①同“三长两短”。②犹闲话,坏话。
三差五错 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
三茶六礼 犹言明媒正娶。我国旧时习俗,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受聘称为受茶。六礼,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仪式。参阅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四、《仪礼·士昏礼》。
三不拗六 谓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
三步两脚 快速行走貌。
三病四痛 谓病痛很多。
三榜定案 三次张榜,广求意见,再作最后决定。极言行事慎重。
三般两样 ①多个。②耍手段,弄花样。
三百瓮齑 指长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贫。齑,咸菜。三百瓮,极言其多,一时吃不完。
日已三竿 同“日上三竿”。
日高三丈 犹日上三竿。
日出三竿 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绕梁三日 环绕屋梁旋转三天。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
让再让三 谓几次三番地推让。
让三让再 见“让再让三”。
偏三向四 谓偏向、袒护某方。
目无三尺 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违法乱纪,胡作非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
暮四朝三 ①《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原指说法、做法有所变换而实质不变。②比喻反复无常。
茅庐三顾 见“草庐三顾”
六问三推 谓反复审讯。
六街三陌 见“六街三市”。
两头三绪 形容心意烦乱。
两头三面 同“两头白面”。
两两三三 ①谓三两为群。②形容稀疏。
两道三科 说三道四,花言巧语。
两般三样 不一样,不一致。
连三跨五 形容动作迅速。
连三接五 同“连三接二”。
连三接四 同“连三接二”。
连三接二 犹言接连不断。
连三并四 同“连三接二”。
连二赶三 急忙;赶快。
连二并三 同“连三接二”。
狂三诈四 多方欺诈。
君子三戒 戒:戒规。君子有三条戒规:少年时戒美色;壮年时戒殴斗;老年时戒贪图。
距跃三百 指欢欣之极。
九蒸三熯 热气上升为蒸,火干为熯。喻久经熬炼。
九衢三市 指繁华的街市。
狡兔三穴 见“狡兔三窟”。
颊上三毫 同“颊上三毛”。
假眉三道 方言。装模作样。
火冒三尺 见“火冒三丈”。
华封三祝 华:古地名。封:疆界,范围。华封:华州这个地方。华州人对上古贤者唐尧的三个美好祝愿。
横三顺四 见“横三竖四”。
有什么第三个字是三的成语吗
把臂入林:把:指挽着;林:山林。互挽手臂,表示亲热。旧指相偕归隐。
掉臂不顾:掉:摆动。摆动着手臂,头也不回。形容毫无眷顾。
掉头不顾:掉:摆动;顾:回头看,瞻望。摆动着手臂,头也不回。形容毫无眷顾,态度坚决。
断臂燃身:断臂:砍断手臂。砍断手臂,燃肉身灯。指做事专诚。
耳目股肱: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奋臂大呼:用力地挥舞手臂,情绪激昂地高声呼喊。
奋臂一呼:奋臂:高举手臂。高举手臂,大声呼喊。
割臂盟公: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割臂之盟: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股肱耳目:股:大腿;肱:手臂。旧时指鼎力辅佐帝王的大臣。现比喻十分亲近的办事得力的人。
股肱腹心: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股肱之臣: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金印系肘:象斗一样大的金印挂在手臂上。比喻官高位尊,功勋卓著。
举首奋臂:举:抬起;奋臂:有力地高举手臂。形容精神奋发。
亲知把臂:亲知:亲人和知心朋友;把臂:握人手臂,比喻亲密的朋友。指亲人或知心朋友。
攘臂一呼:攘: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使臂使指:象使用自己的手臂和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自如。
揎拳裸臂:伸出拳头,露出手臂。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
揎拳裸手:伸出拳头,露出手臂。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
揎拳攞袖:伸出拳头,露出手臂。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
折臂三公: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振臂一呼:振: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选自《晋书》的羊祜传全篇翻译
白璧三献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不成三瓦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避军三舍指退让和回避。一舍:三十里。
避君三舍指退让和回避。一舍:三十里。
八难三灾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半夜三更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草庐三顾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垂涎三尺涎:口水。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此中三昧三昧:佛教用语,梵文音译词,意思是“正定”,即屏绝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门修养之法。比喻这里面的奥妙之处。
鼎分三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鼎足三分”。
大酺三日酺:聚饮。封建帝王为表示欢庆,特许民间举行大聚饮三天。后用以表示大规模庆贺。
得其三昧三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
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肚束三篾篾:薄竹片,可编制成席子。用三根篾条勒住肚子。指勒紧腰带。比喻忍受饥饿,安于贫困。
读书三余馀: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阴雨者晴之馀。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馀时间。
鼎足三分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二次三番番:次、遍。不止一次的,反复的。
二帝三王二帝:唐尧、虞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指古代帝王。
二满三平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同“三平二满”。
二桃三士士:武士。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人弃桃自杀。比喻借刀杀人。
二心三意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意念不专,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二意三心形容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或意志不坚定。
冯谖三窟冯谖:冯驩,战国时孟尝君的门客;窟:窝。比喻为安全设置多处藏身之地或采取多种避祸之策。
皈依三宝皈依:归顺;三宝:指佛教里的佛、法、僧。信仰并遵守佛教的戒。
喙长三尺喙:嘴。嘴长三尺。形容人善于辨说。
河东三箧指亡失的书籍。
华封三祝华:古地名。封:疆界,范围。华封:华州这个地方。华州人对上古贤者唐尧的三个美好祝愿。即:祝寿、祝富、祝多男子,合称三祝。
火冒三尺形容愤怒到极点。同“火冒三丈”。
火冒三丈冒:往上升。形容愤怒到极点。
河清三日为升平祥瑞的预兆。
红日三竿指天已大亮,时候不早。
家半三军三军:旧指上中下三军人马。指一家人可以抵得上半个三军的数目。形容家庭人口众多。
几次三番番:次。一次又一次。形容次数之多。
九春三秋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称“九春”;三秋:秀季三个月,故称“三秋”。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
九棘三槐棘、槐:树名。古代皇宫外朝种植棘树和槐树,作为臣子朝见皇帝时所居位置的标志。后泛指三公、九卿等高级官职。
九经三史泛指古代典籍。
假眉三道方言。装模作样。
九流三教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九烈三贞贞:贞操;烈:节烈。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
九衢三市指繁华的街市。
金人三缄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颊上三毫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同“颊上三毛”。
颊上三毛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狡兔三窟窟:洞穴。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狡兔三穴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同“狡兔三窟”。
距跃三百指欢欣之极。
君子三戒戒:戒规。君子有三条戒规:少年时戒美色;壮年时戒殴斗;老年时戒贪图。
九蒸三熯热气上升为蒸,火干为熯。比喻久经熬炼。
口称三昧佛教用语。指专心念诵佛经而达到拔除杂念、心神平静的境界。
犒赏三军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宫为三军;后统称军队。现指陆、海、空三军。指奖赏、慰劳军队将士。
孟母三迁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茅庐三顾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
目无三尺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违法乱纪,胡作非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
梦喜三刀指官吏升迁。
六臂三头比喻人的本事非凡,神通广大。
两般三样不一样,不一致。
屡次三番许多次。形容反复多次。
两次三番多次,好几次。
两道三科说三道四,花言巧语。
六街三陌泛指大街小巷。同“六街三市”。
六街三市六街:唐代长安城中的六条大街;市:古代称早晨、中午、傍晚为三时之市。泛指大街小巷。
六经三史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泛指古代典籍。
两面三刀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两两三三①指三两为群。②形容稀疏。
利市三倍利市:利润;三倍:几倍。形容买卖得到的利润极多。
立时三刻立刻、马上。
两头三面形容作事情表里不一,两面糊弄,两头讨好。同“两头白面”。
六韬三略《六韬》、《三略》:都是古代的兵书。后泛指兵书、兵法。
两头三绪形容心意烦乱。
六问三推指反复审讯。
南阳三葛三葛:指诸葛亮、讲葛瑾、讲葛诞三兄弟,他们三人都很有才能。比喻很有才能的人。
两意三心三心二意。心里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犹豫不决或意志不坚定。
连中三元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
拼命三郎梁山好汉石秀的绰号。比喻打仗勇敢不怕死或干事竭尽全力的人。
蒲邑三善蒲邑:蒲县,在山西隰县。孔子的弟子子路治理蒲邑,孔子称赞他有三善:恭敬、忠信、明察。
气冠三军三军:军队的总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日出三竿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日高三丈犹日上三竿。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入木三分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日上三竿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日已三竿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同“日上三竿”。
四德三从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
岁寒三友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诗家三昧指作诗的诀窍。
三沐三薰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亦作“三沐三熏”。
三沐三熏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亦作“三沐三熏”。
四世三公世:父子相继;三公:执掌朝政的大臣。指世代官居高位。
三十三天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三杀三宥宥:赦罪。形容断案慎重。
三仕三已仕:作官;已:指被罢免。三次作官,又三次被罢免。形容心胸开阔,对作官和罢官都不在乎。
三吐三握以之为求贤殷切之典。
三熏三沐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三薰三沐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三衅三沐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三衅三浴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三盈三虚盈:满。虚:空。指孔子的满门弟子,被少正卯讲学所吸引,多次离开孔子之门。形容讲学效果好,影响大。
三浴三熏浴:沐浴。再三薰香、沐浴。表示以礼待人,对人尊重。也表示郑重其事。
三浴三衅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三浴三薰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同“三衅三浴”。
三战三北北:败逃。打三仗,败三次。形容屡战屡败。
退避三舍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蹄间三寻指马奔走时,前后蹄间一跃而过三寻。形容马奔跑得快。
蹄闲三寻指马奔走时,前后蹄间一跃而过三寻。形容马奔跑得快。同“蹄间三寻”。
汤去三面泛言普施仁德。
退徙三舍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蹄闲三寻指马奔走时,前后蹄间一跃而过三寻。形容马奔跑得快。同“蹄间三寻”。
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稳吃三注四人赌博,一个人赢三个人的赌注。比喻凭空的大量收获。
五大三粗形容人高大粗壮,身材魁梧。
五短三粗形容人身材矮小但很粗壮。
五典三坟犹言三坟五典。泛指古代典籍。
五帝三皇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原为传说中我国远古的部落酋长。后借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五更三点五更:古代一夜区分为五更,五更为早四点至六点。五更的第三点,约是早五点十分左右。
亡国三户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
五荤三厌五荤:佛教忌食的五种蔬菜,即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茗葱;三厌:道教忌食的三种肉:即雁、狗、乌龟。泛指饮食的禁忌。
网开三面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五李三张南唐时着名墨工李廷珪和宋代着名墨工张遇和合称。后来作为墨的别称。
亡秦三户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
吾日三省省:检查、反省。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五申三令三令五申。指再三告诫。
枉用三尺枉:歪曲;用:使用;三尺:古代用三尺长的的竹简记载法律。指为了达到个人不正当的目的而曲解使用法律。
威震三军威:威力,威望;震:震动;三军:指整个军队。威力震撼整个军队。形容在军队中享有极高的威望。
无诤三昧诤:直言劝人改正错误;昧:昏暗,糊涂。没有什么争论,什么都马马虎虎。
血国三千喻指众多的诸侯国。商贾及得国者可以从中取利,犹如蚊虫有无穷的血源可以吸食自肥,故称。 汪荣宝 义疏:“ 宋 ( 宋咸 )云:‘三千国者,昔 禹 会 涂山 ,执玉帛者万国,于 商 周 之世,已渐并之矣,故至 汉 但可三千而已。’ 吴 ( 吴秘 )云:‘ 周 一千八百国,而 汉 郡国一百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云三千者,盖货殖之人倍取于国,且言其多欤?’ 司马 ( 司马光 )云:‘三千,言其众也。’ 俞 ( 俞樾 )云:‘是合诸侯与附城凡三千六百国。血国三千,依 莽 制言之,举成数耳。 杨子 此文,盖亦有讥焉。是时以图簿未定,未授国邑,且令受奉都内,月钱数千,诸侯皆困乏,至有庸作者。 杨子 因或问货殖而应之曰蚊,又复为此言,若谓彼货殖者,亦犹蚊之为虫,食人之血以生耳。今天下建国三千,彼得国者亦将血之以自肥也。乃使之捋疏,饮水,褐博,没齿无愁邪?……’按 宋 吴 解此,固为曲说。 俞 据 莽 制为释,亦纡回难通。 温公 谓三千言其众,是也。”
夜半三更指深夜时光。
一步三摇指人走路摇晃或者悠闲自得的样子
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一波三折波:指书法中的捺;折:指写字时转笔锋。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一唱三叹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壹倡三叹指一人歌唱,三人应和。
一倡三叹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馀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杨穿三叶原指射技高超。也比喻兄弟三人相继科举及第。
约法三章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阳关三迭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后也比喻离别。
一国三公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勇冠三军冠:位居第一;三军:军队的统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勇贯三军贯:通“冠”,第一;三军:军队的总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一呼三颠比喻动摇、不稳定。
一举三反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
一口三舌比喻唠叨、话多。
一日三复指在一天之内多次反复玩味。
一日三覆指在一天之内多次反复玩味。
一日三秋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一日三岁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省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一日三月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一时三刻指很短的时间。
一食三起原指周公旦勤于接待来客,吃饭时,三次吐出食物急于迎客。形容殷勤待士。
一岁三迁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余声三日形容乐声馀韵无穷,不绝于耳。
一身三手一个人身上长三只手。比喻虽多无用。
应天三绝应天寺有三绝,即人的画、诗、书法三者俱佳。
一献三酬指人臣过蒙宠幸。亦作“一献三售”。
游戏三昧原为佛家语,意思是排除杂念,使心神平静。也比喻事物的精义、决窍。后指用游戏的态度对待一切。
一夕三迁一夜之间三次迁移。形容居住的地方极不安全,令人提心吊胆,不得安宁。
一献三售指人臣过蒙宠幸。同“一献三酬”。
一夕三叹夕:晚上;三:多次。一夜之间反复叹息。
一隅三反隅:角落;一隅:一个方面。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
一咏三叹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一月三舟佛家语,同是一个月亮,三只船上的人看的角度各不一样。比喻佛家的道规只有一个,而因人理解不同而异。
折臂三公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长年三老古时指船工。
珠履三千珠履:缀有珠玉的鞋子。形容贵宾众多。
昼日三接一日之间三次接见。形容深受宠爱礼遇。
再衰三涸形容士气越来越低落,不能再振作。
再衰三竭竭:尽。指力量一再消耗,已经衰减耗竭。
朱弦三叹指称音乐的美妙。
成语公说?
羊祜传,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祖辈世世代代做二千石一级的官,到羊祜已经九代,都以清廉而有德操著称于世。祖父羊续,在汉代做南阳太守,父亲羊磜,任上党太守。
羊祜是汉末蔡邕的外孙,与景献皇后是同母姊弟。羊祜十二岁时父亲去世,守孝超过一般礼制,后来侍奉叔父羊耽也很恭谨。羊祜少年时期曾在汶水河畔游玩,遇到一个老人对他说:“你这孩子相貌不凡,不到六十岁,必然为天下建立大功。”说完即离去,不知去向。羊祜长大以后学识渊博,擅长文章,身长七尺三寸,容貌端庄秀美,善于言谈。同郡将领夏侯威认为他是个奇才异人,将哥哥夏侯霸的女儿嫁给他。羊祜曾被推荐为上计吏,州官四次征召他做从事、秀才,朝中五府都征召他做官,但他都拒绝就职。太原的郭奕见到他曾说:“这真是当代的颜回啊!”他和王沈都曾被曹爽征召过,王沈劝他应召,他说:“豁出身家性命去侍奉别人,不是容易的事啊!”后来曹爽被杀,王沈因某些原因得免于祸,因而对羊祜说:“我常常记住你以前说的话啊!”羊祜说:“我当时也没有想到曹爽有这种下场。”羊祜就是这样有先见之明而又不夸耀自己。
夏侯霸降蜀以后,亲戚朋友都和他断绝来往,羊祜独自安抚他的家属,关怀爱护,以礼相待,有过于往日。不久,母亲与长兄羊发相继去世,羊祜敛颜忧思,息交绝游十余年,以不涉官场的隐者自居,像一个虔诚的儒生。晋文帝司马昭做大将军时,召羊祜做官,未就职。后来朝廷用公车征召为中书侍郎,不久又升迁为给事中、黄门郎。当时魏帝高贵乡公曹髦爱好文章,在位的官宦多献诗赋逢迎上意,汝南的和荄因不迎合上意而被斥逐,羊祜处在这些人中间,保持不亲不疏的关系,有识之士都赞赏这种态度。陈留王曹奂即位,封羊祜为关中侯,食邑一百户。因为魏帝年少,羊祜不愿在朝中做侍臣,要求调出宫廷任其他职务,结果改任为秘书监。
魏实行五等爵位以后,羊祜被封为钜平子,食邑六百户。钟会受到魏主宠信而好忌妒贤能,羊祜也怕他。钟会因罪被杀后,羊祜拜为相国从事中郎,和荀勖一起,掌管国家机密大事。后迁为中领军,宫中卫队都属他统领,处理宫中事务,掌握军事大权,统管内外大事。晋武帝司马炎受魏主禅让即位,羊祜因为有辅晋建大业的功勋,领中军将军头衔,加散骑常侍职位,改封郡公,食邑三千户。羊祜坚决辞让郡公封号,仍保持侯爵,官府中置郎中令,设九官的职位,羊祜夫人加封印绶。
泰始初(265~275),皇帝下诏说:“统领国家机关,协调礼、教、刑、政等各部门的工作,是朝政的根本要务。羊祜德操清美,忠贞而坦诚,纯正而才高,是文武兼备的人才,为人又很正直,虽在宫廷任要职而不掌管国家机要,这不符合圣君必委任贤人垂拱无为而治天下的要义,现任羊祜作尚书右仆射、卫将军,配置本营军队。”当时王佑、贾充、裴秀都是前朝名臣,羊祜在他们面前每每谦让,职位不愿高于他们。武帝有灭吴的打算,使羊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持节,仍保留散骑常侍、卫将军的职衔。羊祜率军镇守荆州,开办学校,安抚教化远近人民,深得江汉百姓爱戴。与吴人开诚布公,互相信任,投降的人愿意离去,都听凭志愿。当时荆州有这样的风俗:地方长官丢官后,继任此官的人生忌讳,多把旧官府的房舍毁掉。羊祜认为死生有命,与房舍无关,就下令所辖地区禁止这种做法。东吴石头城守军距襄阳地界七百里,常骚扰晋边境,羊祜以为是一大患,便设计谋让吴撤去守军,于是晋戍边巡逻的士兵减少了一半,所减士兵用来垦荒,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羊祜初到荆州时,军中无百日粮,到了他镇荆州的后期,有供十年用的粮草积蓄。皇帝下令撤除江北都督,设置南中郎将,将原江北都督所属在汉东江夏一带的军队都增拨给羊祜。羊祜在军中经常穿轻裘,束绶带,不披甲,府第卫士不过十几人。然而也常因出外打猎钓鱼而荒废政事。一次欲夜间出游,军司徐胤手持长戟挡住营门说:“将军都督万里疆域,哪能这样轻心放纵,将军的安危也就是国家的安危。除非我死了,今夜此门才得开。”羊祜脸色一变,向徐胤道歉,此后很少出游了。后来又加封车骑将军,开设官署,规模比于三公。羊祜上表坚意辞让。说:“我恭敬地看到加恩的诏书下来,提拔臣与三公同等,臣自出仕以来才十几年,接受内外重任,职位显赫而重要,臣常常因为自己的才智不能上进,不可久居过当的恩宠而日夜战忄栗不安,荣耀变成了忧愁。
我听说过古人的话:品德还没有为众人心服而受高爵,就会使有才之臣不能奋进;功业没有使众人归附而享受厚禄,就不会使愿为国家出力的臣民受到鼓励。现在我身为皇家亲戚,做事的成败关系到国家时局,应警惕过多的恩宠,并不忧虑被朝廷遗忘。而宫中之诏枉发,给予我超常的荣誉,臣有何功可以担当呢?于心怎安呢?身居不称的高位,不久将会跌落下来,到那时想守住先人的陋室,也不可能了。违抗诏命,是触犯天子威严;曲心从命,又是如此犯难。古人有知过必举的见知法,大臣之节,能进则进,不可进则止。臣虽属小人之辈,也想缘用前人所诫,不忘此义。现在天下归服于晋已经八年,天子虽坐于侧席以延揽贤才,乡鄙贱人无所遗漏,然而我不能推举有德之人,引荐有功之士,使陛下知道胜过臣的人还多,没有进入仕途的贤人还不少。假若还有像傅说那样的贤人被遗忘在筑墙者的行列,有像吕尚那样的才士被遗忘在屠市垂钓的场所,而朝中议事者不以枉用臣为非,臣居高位而又无愧,这样不是损失太大了吗?臣窃居官位虽然很久,从未像今天这样兼任文武要职受朝廷信任,居等同宰相的高位。况且,臣所见虽然狭小,光禄大夫李熹有高风亮节,行为公允正直;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与人和谐而不苟同;光禄大夫李胤,清廉简朴而坦诚,身在朝廷,效力国家,守君臣之礼至老不渝。他们虽历任内外要职,而清廉简朴如贫寒人家,但都没有荣获我这样的宠位,臣超过他们,怎能满足天下人的期望,稍增日月之光呢?因此,我决心守此臣节,不愿苟得高位。当今天下统一的道路尚未畅通,边陲战事时有发生,乞求保持原来的职务,使臣能迅速回到荆州屯垦戍边,不然的话,在京城留连日久,必然于对付敌国方面考虑不周。匹夫之志,有时也不可强夺。”武帝没有接受羊祜的请求。
回到荆州以后,东吴西陵都督步阐献城降晋,吴将陆抗攻打步阐十分紧急,皇帝下诏援救步阐。羊祜率领五万军队从江陵出发,派遣荆州刺史杨肇作前锋抗击陆抗,结果没有取胜,步阐终被陆抗俘虏。有司向皇帝上奏说:“羊祜率军八万多,吴军不过三万,羊祜在江陵按兵不前,使贼兵备好攻守战具。并只派杨肇这支偏师深入险地,兵少而粮草不继,致使我军失利。羊祜违背诏命,没有大将节操,应免去官职,保留侯爵回府第闲居。”于是皇帝以败军罪贬羊祜为平南将军,杨肇被免为庶人。羊祜鉴于春秋时鲁国的孟献子在武牢筑城而郑国惧怕,齐国的晏弱在东阳筑城而莱子畏服,就占据险要地势,新筑五座城池,控制了大片肥沃的土地,从吴人手里取得大量财富,吴国石头城以西,都成了晋的土地。
此后吴人来归降的络绎不绝,羊祜更修德讲信,安抚初降的吴人,有吞并东吴的慷慨大志。每次和吴人交战,总先约定日期,不搞突然袭击。将帅们如有献狡诈计谋者,羊祜让他们饮醇酒,使之醉而不能言计。军中有人俘虏了两个吴国小儿,羊祜便把他们遣送回家。后来吴将夏详、邵岂页来投降,这两个小儿的父亲率领他们的部属一起来降。吴将陈尚、潘景侵犯边境,被羊祜追击杀死,羊祜很赞赏二人能为国尽忠而厚礼入殡,陈、潘的子弟来迎丧时,羊祜以礼相待,送他们回国。吴将邓香到夏口抢掠,羊祜派人将他生擒,然后加以宽慰放回。邓香感激羊祜恩德,便率领自己的军队降晋。
羊祜有时行军到吴国境内,在田里割谷作军粮,每次都算出谷的价值,送一些绢给田主作赔偿。每次聚集众人在江汉一带边境游猎,总不进入吴境。打猎时如有吴人射伤的禽兽逃到晋境又为晋人捕获的,都原样送还给吴人。于是吴人心悦诚服,向往于羊祜,称羊公,不呼其名。羊祜与陆抗两军对垒,使者来往不断,陆抗称赞羊祜德高望重,虽是乐毅和诸葛亮也不能超过。陆抗曾经害病,羊祜送了一副药给他,陆抗毫无疑心就吃了。很多人劝陆抗不要服这药,陆抗说:“羊祜怎会用毒药害人呢?”当时人以为是春秋时敌国互信的华元、子反重见于世。陆抗每每告诫戍守的将士说:“羊祜专以德感人,如果我们只用暴力侵夺,那就会不战而被征服的。我们只保住边界算了,不要为小利而争夺侵扰。”吴主孙皓听说两国边境和好,便责问陆抗,陆抗回答说:“一乡一镇之间,不能不讲信义,何况一个大国呢?如我不讲信义,正是宣扬了羊祜的德威,对他毫无损伤。”羊祜为人坦诚无私,憎恶邪恶,荀勖、冯..这伙人都忌恨他。羊祜的远房外甥王衍曾到羊祜那里述事,言辞华美而善辩,羊祜却不同意他的看法,王衍很生气,搂起衣襟就走了。羊祜回头对宾客们说:“王衍目前名声很大,地位很高,然而败坏一代风尚的一定是此人。”营救步阐那次战役,羊祜按军法将要斩王衍的从弟王戎,所以王戎、王衍都憎恨羊祜,和人谈论时,每每毁谤羊祜。当时流行一句谚语:“二王当国,羊公无德”。
咸宁(275~280)初年,拜羊祜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可以直接推荐选拔人才。此前,羊祜以为伐吴必借长江上游有利地势,加上又听到一首吴地童谣:“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便说:“这一定是说伐吴必是水军成功,只是要考虑哪个人应童谣中的名字。”当时正逢益州刺史王浚被征召进京做大司农,羊祜知道王浚能当灭吴的大任,王浚小名又叫阿童,因而上表留王浚在益州统领军事,加封龙骧将军,下密令让王浚修造船只,准备顺流灭吴。羊祜修缮盔甲兵器,训练士卒,从各方面做好了灭吴的准备,然后向皇帝上疏说:“先帝顺应天意人心,西平巴蜀,南和孙吴,海内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人心安乐。而吴背信弃约,使边境又生战事,国家气数虽是天定,而功业必靠人为,不灭东吴,则士卒百姓无安宁之日。完成统一大业,也是光大先帝功勋,实现无为而治的举措。尧伐丹水,舜征三苗,都是以使宇内安宁,停止兵乱,民众和睦为目的的。当年平蜀之时,天下人都以为应当一并灭吴,而蜀灭至今已十三年,这算一个周期,灭吴的日子应在今天了。而议论此事者常说吴楚在盛世最后被征服,在乱世最先强盛,这是诸侯纷争的时候,当今天下一统,不得与古时并论。有些说法只适用于大道理而不知权变,所以出谋略的人很多,而可以作为决策的就少了。凡是凭险阻而得生存的国家,是指它的实力与敌国相差不多,有力量固守。如地位轻重不同,强弱相差很大,那智士的计谋也不能救它。险阻的地势也不能保它。蜀国地势不是不险要,高山上接云霓,深谷不见日月,关隘险道,束马悬车方能通过,有一夫操戈,千人莫挡之势。
然而灭蜀进军时,蜀国好像连一道篱笆都没有,我军斩将夺旗,斩杀敌军数万,乘胜席卷蜀地,直捣成都城下,汉中一带的蜀兵,像鸟栖于巢一样不敢出动。这也并非蜀人不愿战,实在是力量不足与我军抗衡。到刘禅投降时,蜀地各营垒官兵便悄然四散。目前江淮的难渡不会超过剑阁,山川的险要不会超过岷山汉水,孙皓的暴虐超过刘禅,吴人的贫困甚于巴蜀,而大晋的军队多于前世,军饷兵械多于往日。不趁此机会平吴,而屯兵据险相守,使士兵役夫日夜辛苦于战争徭役,旷日持久。这种状况不能维持长久,应当及时定夺,统一四海。如果率领梁、益两州军队水陆并进而东下,荆楚军队进逼江陵,平南、豫州军队进攻夏口,徐、扬、青、兖等州军队进军秣陵,击鼓摇旗作为疑军,多方齐进,使敌军虚实难辨,以东南一角的吴国,抵挡天下大军必然兵力分散,人心慌乱,各种军需紧急难备。这时巴、汉军队顺流而下,直捣空虚腹地,一处陷落则全境震动。吴国国土沿江,没有前线后方之分,东西数千里,处处设防,战场广大,不能安息养精。孙皓肆意妄为,与下属互相猜忌,名臣重将失去信心,所以像孙秀这类人都害怕威胁而来投降。将帅疑于朝廷,士卒困顿于战场,没有保国安民之计,人心散乱,平时即有叛离之意,一旦兵临城下,必然有人响应而来降,他们最后不会齐心拼死尽忠是可以预见的。吴人做事急速而不能持久,弓弩戟盾等又不如中原,只有水战于他们有利,但我军一入吴境,长江就不是吴军专有,吴军回头保守城池,则是去其长而有其短。
晋军深入敌国,远离后方,必有死战的决心;吴人在本土作战,会有败则退而守城的念头。这样看来,平吴之战是很快可以取胜的。”武帝深以为然而接纳了羊祜的意见。此时,正遇晋在秦、凉等地作战屡次失败。羊祜又向皇帝上表说:“东吴平定,则胡人自然安定,当前只应迅速完成灭吴的大业啊!”而朝中议论此事时,多有不同于羊祜的意见,羊祜叹道:“天下不如意的事总是十有七八,目前有些人当断不断,当予不取,怎能不让以后的有识之士引为遗憾呢?”此后,皇帝下诏将泰山郡的南武阳及牟、南城、梁父、平阳五县设为南城郡,封羊祜为南城侯,属下设相国,与郡公地位同等。羊祜辞让说:“昔日张良辞让三万户的封地,只接受留这个地方的一万户,汉高祖满足了他的愿望。臣在先帝时接受了钜平这块封地,岂能再接受更重的封爵而遭来官场的非议。”坚意不接受这次加封,武帝也就答应了。
羊祜每次被皇帝提拔封赏,常持恬淡退让态度,至诚之心世人皆知,他的德操志趣,往往不在官职的行列等次上。所以英名美德传播远近,朝野上下有目共睹,朝中大臣议论,羊祜应居宰相之位。但武帝正在考虑灭吴之计,将东南军政要务托付给羊祜,也就把大臣的意见搁置一边了。羊祜任职历魏晋二朝,掌握国家机要,重大举措,都要向他咨询,而争权求利的事却与他无关。他所献的好计谋和正直的议论,事后都把稿子烧掉,所以世人很少知道。凡是他所荐拔的人,都不知荐拔人是谁。有人认为羊祜这样谨慎守密太过分了,羊祜解释说:“话怎能这样说呢,现在一般人在你跟前促膝谈心,像是很亲近,一出门就说假话坏话,所谓君臣之间不守密的训诫,我怕自己还没做到呢?身居要位而不荐拔贤才奇人,岂不在知人问题上有愧吗?况且,被荐举的人在朝廷受职,而却到荐拔者私门谢恩,这是我不愿意做的。”羊祜的女婿劝羊祜说:“购置些田产家业,也好卸官后有所归宿,后事有所依托,这样不是很好吗?”羊祜当时没有答话,事后告诉子女们说:“这种说法是知其一不知其二。
作为人臣,经营私业就违背公事,这是很糊涂的做法,你们应记住我这些话。”羊祜曾经给从弟羊..写信道:“东吴平定之后,我当戴上隐士的角巾,东回故里,经营一个能容棺材的坟墓。一个贫寒之士而至身居重位,怎能不因势盛气满而受指责呢?汉朝弃官归农的疏广就是我的榜样。”羊祜喜游山水,风景美好的日子,一定到襄阳城南的岘山游乐,饮酒赋诗,终日不倦。有次,羊祜慨然叹息,对从事中郎邹湛等人说:“自从有了宇宙便有此山,自古以来的贤达高士,像我和你们一样,登上此山眺望游乐的不知有多少,但都淹没无闻了,想来令人悲伤。如死后有知,我的魂魄仍会登此山的。”邹湛说:“您老德冠四海,道接前哲,美好的业绩和名望一定和岘山一样永存于世,至于我等之人,才像您说的会淹没无闻啊!”羊祜讨伐吴贼有功,应当增封爵位与封地,于是请求皇帝将自己应增的爵位封地赐给舅父的儿子蔡袭,于是皇帝下诏封蔡袭为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吴人侵犯弋阳、江夏,抢掠人口,武帝派遣侍臣携带书信责问羊祜为什么不追讨吴贼,并打算将州府所在地移向边境。羊祜对侍臣们说:“江夏离襄阳八百里,等知道吴贼侵犯的消息,贼已离去几天了,再派兵去,哪能救护百姓呢?让军队来回奔波,只图不受责备,这样做恐怕不合适。从前魏武帝设置都督,大致都与州府接近,因为军队宜聚合而忌分散。国境线上一方是敌,一方是我,认真守住边界就算了,这是古代人有益的教诲。如频繁迁徙州府所在地,敌人出没无常,很难确定州府应设在哪里。”使者也无法责问羊祜了。羊祜重病卧床,请求回京城,到洛阳时正遇上姐姐景献皇后去世入殡,悲哀至极。宫中发出诏令,让羊祜带病进见,并使坐辇车入殿,不必下拜,受到皇帝特殊的礼遇。和皇帝陪坐时,当面陈述伐吴的计划。武帝认为羊祜病重,不宜常进宫朝见,派中书令张华向羊祜询问伐吴筹策。羊祜对张华说:“当今主上有受禅让的美名,但功德尚未著称于世,吴人暴政已到极点,此时伐吴可不战而胜。统一天下而兴办文教,则晋主可比尧舜,而臣下犹如稷契,这是百代难逢的盛事。如果放过这个机会,孙皓或不幸死去,吴人另立英明君主,虽有百万大军,长江是难以越过的,这不是留下后患吗?”张华很赞赏羊祜的主张。羊祜又对张华说:“能实现我这个愿望的是你啊!”武帝打算让羊祜卧病统领征吴诸将,羊祜说:“取吴不必我亲自参加,但平吴之后还要圣上操心去治理啊!关于功名的事,臣不敢自居。若我的一生即将完结,应当将未成事业托付他人,希望能审慎选出这个人。”羊祜的病渐渐加重,就举荐杜预代替自己。不久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
武帝著孝服吊丧,哭泣甚哀。当时气候寒冷,武帝泪水沾满鬓须,化为冰珠。荆襄人正值集市日,听到羊祜去世的消息,市人无不痛哭,为之罢市以示哀悼,大街小巷哭声相接。东吴守边将士也为之哀泣。羊祜的仁德就是这样感动了几乎所有的人。安葬时皇帝赐给棺椁一副、朝衣一套、钱三十万、布百匹。并下诏说:“征南大将军、南城侯羊祜,德行冲淡而朴素,心境纯洁而高远,始在宫内任职,值朕登位,视其为人至诚,命其决策王事,入朝总管国家机要,出外镇守一方山河,本当长久显赫,永辅朕位,而突然病逝,念之使人伤怀。现决定追赠为侍中、太傅,持节官衔如故。”羊祜为人清廉节俭,服饰简易朴实,所得俸禄都用来接济亲族,赏赐军士,家中无余财,临终遗嘱,不能将南城侯印置入棺材。从弟羊..等向皇帝陈述羊祜平时的志愿,要求葬在先人墓旁,皇帝不许,将离城十里外的一顷地赐给羊祜作墓地,加谥号叫“成”。羊祜的棺椁及送葬队伍上路,武帝在大司马门南边奠祭送行。
羊祜的外甥齐王司马攸,上表说明羊祜之妻愿以侯礼安葬羊祜的意见,武帝下诏说:“羊祜生前多次辞让官爵,此意不可勉强。身虽死而谦让之德存,更能激励后人,伯夷、叔齐因辞让而称贤,季札因辞让而全节,正是这个原因。现尊重本人意愿,恢复原来封爵,以表彰其高风美德。”当初,文帝死,羊祜对傅玄说:“为父母服丧三年的制度,虽是贵人也要穿孝服,这是自天子至于平民的达丧,然而被汉文帝废除了。这是毁礼伤义,我常为此叹息。当今主上天生至孝,有曾参、闵子骞的孝行,虽不让他穿孝服,他还是守丧礼。既然守丧礼,除去孝服又有何意义?如果趁此机会革除汉魏的薄丧制度,恢复古制,以使民风淳厚,垂美名于百代,不是很好吗?”傅玄说:“汉文帝鉴于当世人心浅薄,不能为国君行三年之丧,因而废除这个制度,至今已经数百年,一旦恢复古制,难于推行。”羊祜说:“不能使天下人都为天子服丧,姑且让主上服丧,不也很好吗?”傅玄说:“主上不废除三年丧制而天下人废除,这是只有父子之礼而无君臣之礼,三纲之道就不完整了。”羊祜就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了。羊祜所写的文章及所著《老子传》都流行于世。
襄阳百姓在岘山羊祜生前游息的地方建庙立碑,每年按时祭奠。看到此碑的人无不流泪,杜预因而把此碑叫“堕泪碑”,荆州人回避羊祜的名字,房屋的门户只称门,把户曹改为辞曹。按羊祜的官职,可以开设官署,直接选拔任用官吏,但他谦让而不这样做。临终前想选拔一批人才,但没有来得及设官署就死了。羊祜的参佐刘侩、赵寅、刘弥、孙勃等向杜预写信说:“我们这些人或许由于昔日选拔的谬误,惭愧地充当一个官员,得在征南大将军手下参与处理日常事务。羊祜为人冲淡而虚静,清廉而高远,品德崇高而平易近人,爵位优厚而态度谦恭,生前受诏镇抚南方,位同三公,加大将军称号,虽居此位而未行命官设署制度,至今海内渴慕其德,俊杰仰望其风。进入羊祜门庭的人,贪夫可以变廉,懦夫可以立志,虽是伯夷柳下惠的德操,也不会超过他。自从镇守荆襄,德政教化,使江汉人民广受恩泽;深谋远计,使国家疆土巩固开拓。他所规划勾勒的千秋大业都准确有据,他一心为公,为国事操劳致死,首次荐拔四名属官,未到任而羊祜去世。举贤能以报国,是将军的长远任务;寻求居于微贱的人才而张扬提拔,也是将军的宿愿;半途而废,也是将军个人的遗憾;一生谦恭,晚年没有实现选拔人才的愿望,这是远近亲疏都感到痛心的事。
西周召伯所憩息过的甘棠树,当地人爱之而不忍伐,春秋宣子所游的地方,人们植树以纪念,惦记其人,尚爱其树,何况羊祜生前所荐的人才,可以随便抛弃吗?请求您把这几个人的名单列上,能按照现任官属安排任用他们。”杜预按此意向皇帝上表陈述说:“羊祜虽属能开设官署的大臣,但他不设僚属,十分谦逊,到病重时选拔的贤士,未到任而羊祜死,他家中没有后嗣,官府中没有他任命的官吏,人们希望于羊祜的,在这方面令人深忧。对于死者以礼安葬而又尊重其平生之志,民德民风就会淳厚。汉高祖不惜用四千户的封赏,以安慰赵人子弟的心,请朝臣商量这件事。”武帝没有答应杜预的请求。羊祜死后两年东吴平定,群臣给武帝上寿祝贺,武帝端起酒杯流着泪说:“这是羊太傅的功劳啊!”因而将平吴事迹写成策书到羊祜庙里宣告以慰其灵,仍按照汉朝萧何的例子封羊祜的夫人。策封之书说:“皇帝使谒者杜宏奠告已故侍中、太傅、钜平成侯羊祜:昔日吴人骄横不恭,恃险阻而称帝,边境不能统一,已经多年。
羊祜接受镇守南方重任,思平吴乱,在外宣扬天子德威,入内筹划国家方略,推布诚心,功德卓著,江汉人民归心,行事胸有成竹,计谋万无一失。然而老天不佑善人,使公大志不酬,朕因遗恨于心,颁发出师之令,顺天应人,讨攻逆贼,出兵数月,一战而吴贼歼灭,当年你灭吴的计划一一实现,分毫不差。封赏不忘有功之人,国家有常规常法,本应增加公的封地,以守信于国人,然而这又违背了公平日谦让美德。现封公的夫人夏侯氏为万岁乡君,食邑五千户,赐帛万匹,谷万斛。”当羊祜五岁时,曾叫乳母取金环给自己玩,乳母说:“我家本无此物。”羊祜即领乳母到邻人李氏东墙下一棵桑树洞中找到了一个金环,李氏知道后大惊说:“这是多年前我死去的儿子丢失的,都说是被人偷去了。”乳母把寻找金环的过程述说一遍,李氏非常悲哀。当时人都觉得奇异,认为羊祜是李氏之子转世。又有一个善相墓穴风水的人,说羊祜的祖坟有出帝王的气象,若把墓凿开,就会绝后,羊祜就把墓凿开了。相墓人见到凿后的墓说:“犹出折臂三公。”后来羊祜因落马折了臂,位至三公,却没有儿子。武帝使羊祜哥哥的儿子羊暨为羊祜过继,羊暨以父亲已死为理由拒绝了。武帝又令羊暨弟弟羊伊为羊祜后嗣,羊伊又不服从。武帝大怒,将二人关押起来免了职。
太康二年(281)封羊伊弟弟羊篇为钜平侯,作羊祜后嗣。羊篇为官清廉谨慎,有一头私人的牛在官舍里产了牛犊,羊篇升迁搬家时就把牛犊留在官舍。后升散骑常侍,死得早。
东晋孝武帝太元(376~396)年间,封羊祜之兄的玄孙之子羊法兴为钜平侯,食邑五千户,法兴因参与桓玄乱党株连被杀,封爵废除。尚书祠部郎荀伯子上表争辩说:“臣听说古贤臣咎繇后嗣被灭,鲁国臧文仲深为叹息;齐桓公夺了伯氏的爵邑赐给管仲,人们称管仲为仁。功高的人流芳百世,靠滥赏得势的人难保朝夕。已故太傅、钜平侯羊祜,明于道德而交往贤士,为国人所爱戴,立晋有辅助之勋,平吴有筹划之功,然而断绝后嗣,祭祀无人。萧何有开国首功,虽绝嗣而总有后继之人,我认为钜平应和萧何封地赞阝阳一样,世代相承以继前贤。已故太尉广陵公准,勾结叛逆司马伦,使淮南王司马允遭祸,此人因叛逆而得利,窃得大国之封。适值朝政赏罚失当,使中兴大业不能实现。当今王道革新,岂能不判明历史功罪,我认为广陵国应当削除。已故太保卫馞,本爵为..阳县公,遭受祸患被杀后,又增加封地,开始封在兰陵,以后又转封江夏,中朝时期的名臣,死后多没有享受应得的待遇,卫馞没有特殊功德,却受到特殊封赏,我以为应削去封郡,恢复..阳县公爵位,这样才是升降有据,善恶分明。”这个表被权臣压下,未能上报皇帝。羊祜的前母是孔融的女儿,生羊发,羊发官至都督淮北护军。当初,羊发与羊祜的亲弟羊承同时得重病,羊祜的母亲估量不能同时救活两儿,就专心养护羊发,羊发得救而羊承病死。
羊发的儿子羊伦,为高阳王相,羊伦的弟弟羊暨,为平阳太守。羊暨的弟弟羊伊,初为车骑将军贾充的属官,后迁平南将军、都督江北诸军事,镇守宛,为张昌所杀,死后追赠镇南将军。羊祜的伯父羊礻必,官至京兆太守。羊礻必的儿子羊祉,为魏郡太守。羊礻必的孙子羊亮,字长玄,有才能多心计,与他交往的人,他都做出真诚相待的样子,别人都以为他是知心朋友,实际并非如此。羊亮初为太傅杨骏的参军,当时京城一带盗贼多,杨骏想用重刑惩治,规定盗一百钱就杀头,并将此事交属下官员议论。羊亮说:“从前楚国江乙的母亲丢失布匹,认为出现盗贼的根源是掌握大权的令尹。你若清廉不贪,自然就没有盗贼了,何必要用重刑呢?”杨骏很惭愧,取消了自己的打算。羊亮后来转任接待宾客的大鸿胪,当时惠帝在长安,羊亮与关东逆贼勾结,内心恐惧不安,投奔并州,被刘元海所杀。羊亮的弟弟羊陶,为徐州刺史。
三折肱的成语三折肱的成语是什么
1. 关于公的成语公报私仇
公报私雠
公不离婆
公才公望
公车上书
公道大明
公道合理
公道难明
公道自在人心
公道总在人心
公而忘私
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公尔忘私
公耳忘私
公耳忘私,国耳忘家
公公道道
公公婆婆
公规密谏
公侯干城
公侯勋卫
公买公卖
公门桃李
公门有公
公明正大
公平合理
公平交易
公平无私
公平正直
公生明,偏生暗
公事公办
公是公非
公私分明
公私兼顾
公私兼济
公私交困
公私两便
公私两济
公私两利
公私猬集
公听并观
公行无忌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公冶非罪
公有公理,婆有婆理
公正不阿
公正廉洁
公正廉明
公正无私
公正严明
公之于众
公忠体国
公诸同好
公诸于世
公子哥儿
公子王孙
八公草木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背公向私
背公循私
背公徇私
背公营私
秉公办理
秉公办事
秉公灭私
秉公任直
秉公无私
不公不法
出公忘私
大公无私
大公至正
丁公凿井
奉公不阿
奉公克己
奉公如法
奉公守法
奉公正己
覆公折足
郭公夏五
化公为私
黄公好谦
黄公酒垆
急公好施
急公好义
急公近利
假公济私
假公营私
借公行私
景公求雨
卖公营私
孟公投辖
名公大笔
名公巨卿
名公巨人
名公钜卿
名公钜人
明公正道
明公正气
明公正义
木公金母
殴公骂婆
欺公罔法
弃公营私
三公九卿
山公倒载
山公启事
生公说法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损公肥私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天公不作美
天公不做美
天公地道
铁公鸡
托公报私
托公行私
王公大人
王公贵戚
王公贵人
先公后私
徇公灭私
徇公忘己
至公无私
羊公鹤
羊公之鹤
叶公好龙
以公灭私
因公行私
因公假私
忧公如家
忧公忘私
忧公无私
愚公移山
张公吃酒李公颠
张公吃酒李公醉
周公吐哺
报冰公事
抱冰公事
苞苴公行
白衣公卿
持论公允
出以公心
对薄公堂
对簿公堂
大动公惯
待诏公车
盗贼公行
高阳公子
***
贿货公行
货贿公行
获隽公车
贿赂公行
货赂公行
奖拔公心
激起公愤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金衣公子
廉明公正
例行公事
买卖公平
明信公子
平步公卿
翩翩公子
凭虚公子
私设公堂
文抄公
无肠公子
未了公案
万乘公相
万世公论
亡是公
王孙公子
游闲公子
自报公议
正明公道
直入公堂
坐无公车
振缨公朝
自有公论
正直公平
城北徐公
点滴归公
砥节奉公
砥节守公
登明选公
废私立公
割臂盟公
衮衮诸公
涓滴归公
洁己从公
洁己奉公
金母木公
开诚布公
克己奉公
力疾从公
廉洁奉公
梦见周公
名卿巨公
名卿钜公
灭私奉公
七相五公
啬己奉公
三鹿郡公
三旨相公
守法奉公
舍己为公
四世三公
夙夜在公
推诚布公
退食自公
天下为公
文章巨公
文章钜公
枵腹从公
洗手奉公
循私废公
徇私废公
夏五郭公
一秉大公
一秉至公
一国三公
忧国奉公
以私废公
以私害公
一心为公
一字入公门
执法不公
坐无车公
专心向公
私仇不及公
是非自有公论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
国耳忘家,公尔忘私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
老虎借猪,相公借书
王阳在位,贡公弹冠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
勇于私斗,怯于公愤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
2. 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打一成语
各执己见
解释: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出自:宋·钱易《南部新书·乙》:“凡中书有军国政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示例:两人终日谈论,~,不相上下。
◎明·北梦龙《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指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3. 关于 公的成语
关于公的成语有:开诚布公、公正不阿、克己奉公、 *** 、愚公移山、叶公好龙、大公无私、假公济私、例行公事、奉公守法、公报私仇、公事公办、自有公论、秉公办理、公平合理、天下为公、夙夜在公等。
1、开诚布公
读音:kāi chéng bù gōng
意思:以诚意相见,坦率无私地表示意见。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释义:《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亮作为相国,以诚意相见,坦率无私地表示意见。”
2、公正不阿
读音:gōng zhèng bù ē
意思: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九卷:“相之本主元祐政事者,然其言公正不阿如此,可谓贤矣。”
释义: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九卷:“在元祐年主持政事的大臣,如此地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真是圣贤。”
3、克己奉公
读音:kè jǐ fèng gōng
意思:克制、约束和严格要求自己,为集体的利益而努力。
出处:《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释义:《后汉书·祭遵传》:“祭遵做人廉洁清正、处事谨慎;克制、约束和严格要求自己,为集体的利益而努力。”
4、 ***
读音:huā huā gōng zǐ
意思:指富贵人家中不务正业,只知吃喝玩乐的子弟。
出处:清·翟灏《通俗编·卷一·俚语对句》:“好好先生; *** 。”
释义:清·翟灏《通俗编·卷一·俚语对句》:“只相安无事的人;不务正业,只知吃喝玩乐的子弟。”
5、夙夜在公
拼音:sù yè zài gōng
意思:从早到晚,勤于公务。
出处:《诗经·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释义:《诗经·召南·采蘩》:“差来专为采白蘩,没日没夜为公侯。”
4. 公字成语有哪些
公字成语有哪些
:
开诚布公、
克己奉公、
例行公事、
叶公好龙、
公平合理、
公报私仇、
公事公办、
愚公移山、
奉公守法、
假公济私、
大公无私、
是非自有公论、
***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
自有公论、
阳公麾日、
报冰公事、
谢公扶病、
公之于众、
公私兼济、
涓滴归公、
折臂三公、
舍己为公、
王公大人、
名公巨卿
5. 公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含有公的成语 :
开诚布公、
克己奉公、
例行公事、
叶公好龙、
公平合理、
公报私仇、
公事公办、
愚公移山、
奉公守法、
假公济私、
大公无私、
是非自有公论、
***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
自有公论、
阳公麾日、
报冰公事、
谢公扶病、
公之于众、
公私兼济、
涓滴归公、
折臂三公、
舍己为公、
王公大人、
名公巨卿
6. 带公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有哪些
带公字的抄成语有:
公平合理袭
愚公移山
公报私仇
公事公办
奉公守法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假公济私
是非自有公论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自有公论
大公无私
公之于众
名公巨卿
城北徐公
涓滴归公
公而忘私
枵腹从公
王公大人
获隽公车
直入公堂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
三旨相公
秉公办事
郑公听履
折臂三公
阳公麾日
守法奉公
舍己为公
支公好鹤
山公酩酊
谢公扶病
奖拔公心
循私废公
夏五郭公
以私害公
生公说法
公私兼济
公门桃李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废私立公
梦见周公
欺公罔法
八公草木
周公吐哺
损公肥私
夙夜在公
大公至正
公平交易
不公不法
正直公平
私设公堂
公规密谏
……
7. 公说公有理打一成语
各抒己见
各抒己见
各抒己见
8. 什么成语公字在最后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姑公:婆婆和公公。不装傻装聋,就难当婆婆公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城北徐公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称。
点滴归公指公家的钱财一点一滴都归还公家,丝毫不浪费或私用。
砥节奉公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砥节守公砥:磨刀石;节:节操。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登明选公登:升,推举;明:明察;选:选拔;公:公正。选拔和推荐明察而公正的人才。
废私立公指去私为公。
割臂盟公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衮衮诸公衮衮:相继不绝。旧指身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们。
公门有公公:公侯。旧时指公侯之家出公侯。
涓滴归公涓滴:小水点,比喻细微的东西。形容属于公家的财物全部缴公,不占为私有。
洁己从公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同“洁己奉公”。
洁己奉公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
金母木公金:五行之一,西方属金;木:五行之一,东方属木。指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比喻年高有才德的人。
开诚布公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克己奉公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梦见周公周公:西周初着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为孔子哀叹自己体衰年老的辞句。后多作为瞌睡的代称。
名卿钜公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权贵。
名卿巨公有名声的权贵
灭私奉公灭:消灭。消灭私念,一心为公。
力疾从公力疾:带病坚持;从公:从事公务。形容克服病痛,坚持工作。
廉洁奉公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廉洁不贪,忠诚履行公职,一心为公。
七相五公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
私仇不及公及:达到。不因私人的仇怨而害及到公家之事。
守法奉公守:遵守。遵守法令,奉行公事。
啬己奉公啬:节俭。自己节俭,尽力办好公共的事业。
舍己为公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
三鹿郡公三鹿:合起来是“麤”(粗)字。形容人的粗心大意。
四世三公世:父子相继;三公:执掌朝政的大臣。指世代官居高位。
夙夜在公从早到晚,勤于公务。
三旨相公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
推诚布公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退食自公减膳以示节俭。指操守廉洁。
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文抄公指那些剽窃别人作品的人。
亡是公亡:即无。指不存在的人或物。
文章巨公巨:大。文章大家。形容文才出众。
文章钜公文章大家。形容文才出众。同“文章巨公”。
枵腹从公枵腹:空腹,肚饥。指饿着肚子办公家的事。形容一心为公。
洗手奉公比喻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同“洗手奉职”。
徇私废公祥见:徇私舞弊
循私废公曲从私情,不顾公理。
夏五郭公《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一秉大公指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一秉至公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忧国奉公心怀国家,努力做好工作。
一国三公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以私废公由于私情而废弃公务。
以私害公指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
一心为公一心:专心,全心全意。专心一意为公益着想。
折臂三公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执法不公拒绝公正,在实施法律中的不公正。
坐无车公坐:通“座”,坐席;车公:晋人车胤。比喻宴会时没有嘉宾。
专心向公一心为公,不谋私利。
9. 公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公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
公平合理、
公报私仇、
公事公办、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公之于众、
公私兼济、
公而忘私、
公私交困、
公平交易、
公门桃李、
公私分明、
公道大明、
公忠体国、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公子哥儿、
公规密谏、
公是公非、
公诸同好、
公买公卖、
公私兼顾、
公才公望、
公平正直、
公道合理、
公听并观
10. 对公成语有哪些
搜索《对公的成语》找到的。
对簿公堂 [ì bù gōng táng]——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搜索《公的成语》找到的。
第1页
开诚布公、
克己奉公、
叶公好龙、
例行公事、
公平合理、
公事公办、
公报私仇、
假公济私、
*** 、
大公无私、
愚公移山、
奉公守法、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自有公论、
是非自有公论、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
城北徐公、
涓滴归公、
阳公麾日、
谢公扶病、
报冰公事、
公私兼济、
循私废公、
守法奉公、
舍己为公、
公之于众
第2页
折臂三公、
获隽公车、
山公启事、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名公巨卿、
废私立公、
王公大人、
王孙公子、
公平交易、
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
支公好鹤、
坐无车公、
衮衮诸公、
郑公听履、
公而忘私、
秉公办事、
三旨相公、
公私交困、
桓公叹柳、
忧国奉公、
山公酩酊、
奖拔公心、
枵腹从公、
殴公骂婆、
生公说法、
出以公心、
三鹿郡公
第3页
平步公卿、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欺公罔法、
夏五郭公、
正直公平、
公门桃李、
明公正道、
公私分明、
大公至正、
坐无公车、
直入公堂、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
损公肥私、
盗贼公行、
张公吃酒李公颠、
急公好义、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郭公夏五、
八公草木、
不公不法、
醉倒山公、
以私害公、
一国三公、
公道大明、
老虎借猪,相公借书、
王公贵人、
因公假私
第4页
丁公凿井、
一字入公门、
公诸同好、
王公贵戚、
木公金母、
割臂盟公、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
私设公堂、
天公不作美、
覆公折足、
先公后私、
梦见周公、
砥节奉公、
公规密谏、
公忠体国、
张公吃酒李公醉、
凭虚公子、
贿赂公行、
退食自公、
黄公酒垆、
孟公投辖、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公才公望、
无肠公子、
夙夜在公、
周公吐哺、
持论公允
第5页
山公倒载、
吝公惜驴、
大动公惯、
公是公非、
奉公不阿、
于公高门、
私仇不及公、
获隽公交车、
名公大笔、
公平正直、
万乘公相、
未了公案、
天下为公、
文章巨公、
公听并观、
砥节守公、
天公地道、
黄公好谦、
公买公卖、
对簿公堂、
一秉至公、
秉公任直、
翩翩公子、
高阳公子、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公子哥儿、
公道合理
第6页
七相五公、
背公循私、
游闲公子、
公私兼顾、
廉洁奉公、
羊公之鹤、
复公折足、
白衣公卿
三折肱的成语有:曲肱而枕,三折肱,为良医,折臂三公。
三折肱的成语有:曲肱而枕,折臂三公,三折肱,为良医。2:注音是、ㄙㄢㄓㄜ_ㄍㄨㄥ。3:词性是、成语。4:拼音是、sānzhégōng。5:结构是、三(独体结构)折(左右结构)肱(左右结构)。
三折肱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喻屡遭挫折。古有“三折肱为良医”之语,因以“三折肱”指代良医。
二、引证解释
⒈喻屡遭挫折。引宋张侃《岁时书事》诗:“年来三折肱,逢人漫称好。”⒉古有“三折肱为良医”之语,因以“三折肱”指代良医。引宋黄庭坚《寄黄几复》诗:“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_三折肱。”
三、国语词典
比喻阅历深,取得丰富的经验,自然造诣精深。参见「三折肱为良医」条。
四、网络解释
三折肱三折肱,就是三次折断手臂,比喻多次失败。其出自《左传.定公十三年》。
关于三折肱的诗句
疗病良於三折肱涉世三折肱治病不蕲三折肱
关于三折肱的词语
三折之肱股肱耳目腹心股肱折臂三公情重姜肱一波三折股肱之力股肱腹心股肱之臣
关于三折肱的造句
1、三折肱,为良医,不要怕挫折,要迎难而上。
2、正所谓三折肱为良医,不知不觉的,这一招他也学到手了。
3、他们旰食宵衣,兢兢业业,三折肱而为国手,将报纸办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
4、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
5、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三折肱的详细信息
今天关于“折臂三公什么意思”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